最近博客群里看到这么一句话,大概的意思是少折腾一些时间管理、笔记软件、个人提升等等这方面的工具,应该把时间放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地方。

其实这么说也没错,现在这类的工具是层出不穷,有All in one的,有专注于某一个方面的,作为吃瓜群众,往往挑花了眼,试试这个,玩玩那个,最终的结果是,哪个软件都存在不如意的地方。从这方面说,这是对的,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,适可而止。但是往往却把握不到这个度。极在哪里?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。

话又说回来,对于折腾软件这个事,也完全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加以指责,“我之蜜糖,彼之砒霜”。就像有人爱好喝酒,有人喜欢喝茶,有人迷恋无线电,有些人就喜欢折腾一些软件,作为一种爱好,只要没有妨碍到他人,能从中得到乐趣,这也就够了。

之所以有这些争论,无非是觉得关注于软件没有用罢了。但什么是有用,什么是无用?同样的是事物对不同的人的结果就不会相同。作为垃圾扔掉的饮料瓶、包装袋,在收废品的大叔眼里都是宝贝,在贝尔的眼里都是救命的家伙。

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做无用的事,看会闲书可能就被认为是浪费时间,我上学的时候,语文成绩一直都不错,不管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一般都能得到高分。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看,可能不是我有天赋,而是我看了很多“无用”的闲书。从三年级的时候开始,陆陆续续就开始偷看父母借回来的小说,什么《岳飞传》、《杨家将》古龙、金庸的武侠小说,作文书,甚至去姥姥家去,舅舅弄的《半月谈》也能看得津津有味……现在金庸的小说被称为经典、四大名著也作为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,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和理解的事,我上学的时候无用的书,现在竟然有用了,可惜变成有用了之后,孩子们都不愿意读了。

不光是上学的时候,包括就业后,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的把书分为有用的书和无用的书。通常能自己觉得能帮助自己赚钱的书都是有用的,其他的都是无用的。结果看了不少有用的书,该没赚到钱还是没赚到,反而是一些原本觉得无用的书在自己低谷的时候帮了自己一把。

上班的时候,拼命的想展现自己的价值,这也会弄,那也会搞,结果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不说,升职的时候可能别人,项目出错后背锅的可能是你。

庄子曾经说过一个故事:一个很有名的木匠的弟子路过一个庙,看到庙里有一颗很大的树,就问木匠说,这棵树怎么长的这么高大,木匠给他说:这种树,做桌子板凳材质太软,容易腐蚀,也无法做为建房子的木料。因为它还有能让人乘凉的作用,它就被保留下来了,而那些能用的树木,都被砍掉用来使用了。

所以说,如何做一个无用之用的人,才是人生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