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训,顾名思义就是军事训练。这个在我小时候很少听到的词汇,在今天,尤其是暑假开学后的日子,被人们累累提起。
老刘参加的唯一一次军训是1998年,我们学校是当时试点军训单位,所以军训的异常严格,由某部队官兵来学校训练,基本上是按照新兵的标准来的。时间是一个月,你能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,刚刚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心中的彷徨和无奈吗?
记得郑州的那个9月,秋老虎很是肆虐,整整一个月,竟然一滴雨都没有下。当初并没有太注意有没有被晒黑,也可能是乌鸦落在了煤堆上,大家都黑,没有发现而已。只到军训完了后的中秋节,班里进行了联欢,拍了一些照片,后来再看这些照片的时候,感觉是真黑
不过训练的成果很好,具辅导员说,我们的汇报演出很成功。自己没法看到整体,只是感觉是一个整体,一个声音。可惜那个年代记录的手段有限,仅仅就是拍几张照片而已,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吧。
要说军训留在记忆中最深的印象,可能就是打靶了吧。用的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,一个人5发子弹。当时我的成绩还不错,应该是30多环。至于意志有没有被磨炼,我也说不清。
军训完了,还有预备役上尉的军衔。
侄子今年也考上了大学,问了一下军训的情况,发现高校的军训已经缩减到两周了。当然,打靶估计也是没有的了,就是练练队列。
女儿今年上高中,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,也就是练练队列,练练齐步走、跑步,停止间转法等等。用老婆的话就是,和体育锻炼差不多。
在老刘眼中,尽管这些训练过程显得枯燥乏味,对于当代的孩子们而言,其必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。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、宠爱环绕的时代,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,自幼便享受着“温室”般的呵护,习惯了无忧无虑、一切现成的生活方式。这样的环境,虽温馨却也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因此,通过参与这些看似艰苦的训练,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挑战,更重要的是,能够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集体意识。在汗水与坚持中,学会自我约束,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所在,以及如何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。这些宝贵的经历,如同在步入复杂多变的社会之前注射的一剂预防针,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,成长为既有担当又能协作的栋梁之才。所以,尽管过程不易,但这样的训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而言,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